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>> 创新实践 >> 社会实践 >> 正文

红色教育研学报告——访谈红色人物,挖掘红色故事

发布者:计算机1902关淞文 [发表时间]:2021-03-05 [来源]:团委 [浏览次数]:

一、实践背景

这个寒假期间,校团委积极响应共青团中央及团省委号召,为了引导广大青年度过一个有意义,充实的假期,鼓励青年在严格遵守地方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积极参加寒假社会实践。我选择了红色教学研学作为自己的寒假社会实践的大主题,并根据前期的准备和调查,决定了具体内容——访谈红色人物,挖掘红色故事,传承红色基因,弘扬红色精神!

二、前期准备:


虽然战争的年代已经过去,在英烈们的奋斗下换来了我们今日珍贵的和平生活,我们仍然不应该,也不能忘记那些艰苦的日子,那些饱含血泪的沉重的历史。抗日战争,解放战争,抗美援朝都是人们耳熟能详,铭刻于心的。相比之下,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,抗美援越战争,对越自卫反击战等对于我们却颇为陌生。每一场战争对于人民都是一场灾难,但是每一场战争都有着它的历史地位和历史意义。我的父亲是一名退役军人,通过和父亲和他的战友的交谈,我得知我的外公就曾经参与了越南战争。这和这次红色研学的要求颇为符合,让我非常欣喜,只要我们愿意花时间,细心去了解,红色人物离我们并不遥远,可能就在我们的身边。于是我准备了相应的一些问题,决定以一种问答的方式进行访谈,并以报告的形式记录。提前征询得到我外公的同意后,我便开始了这一场令我印象深刻的访谈。

三、抗美援越的历史背景:


越南战争(英文:Vietnam War)是北越在苏联、中国的支持下同美国和南越的战争,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1955年11月,东南亚爆发的一场大规模局部战争,对亚洲国际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

抗美援越战争是发生在1964年8月5日,美国借“北部湾事件”,发动侵略战争,军用飞机侵入中国海南岛地区和云南、广西上空,投掷炸弹和发射导弹,打死打伤中国船员和解放军战士,威胁中国安全。

1965年4月,越南劳动党请求中国支援。毛泽东主席决定向越南提供全面无私的援助。1973年1月27日,越共、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、美国、南越阮文绍政权四方在巴黎签署了《关于在越南结束战争、恢复和平的协定》。3月,侵越美军部队开始撤出越南南方。1973年8月,在越执行援越抗美任务的中国支援部队全部撤回国内。

抗美援越战争分为两个阶段:

第一个阶段为:1965年6月开始到1970年7月结束。这一阶段是越南战争最激烈最艰难的阶段。据此,中国共派出了32万支援部队,在越南北方执行防空作战、修建和抢修铁路、机场、通信、工程

第二个阶段为:从1972年5月开始至1973年8月结束。美国1968年底停止了对越南北方的轰炸,1969年初在巴黎与越南开始谈判。从此,越南战争进入了边打边谈判的阶段。

 

第一个阶段对越方的主要援助包括:派遣防空部队,主要是高射炮兵部队入越援助;帮助越方修建现代化机场和飞机洞库;赴越抢修,改建,新建铁路;担负修建公路的重任,保证了物资运输的生命线……

 备注:我的外公是一名医疗工作者,一名医疗兵,姓名是甘富荣,以下名字均以甘富荣称呼。

四、访谈主要内容:

我:“外公好!能请您聊一下您那段参与抗美援越的故事和回忆吗?”

 

甘富荣:(开怀大笑)可能要让你失望了,我没有上过前线,也没有亲身参与和敌人的战斗。我当时是一名护士长,工作在后方。

 

我:“没想到外公原来是一名医疗兵,抗美援越大概是一场怎么样的战争呢?”

 

甘富荣:“顾名思义,就是我国联合越方,共同对抗美国侵略者的一场战争。”

 

我:“您是在什么样的时代背景下前往越南的呢?”

 

甘富荣:“抗美援越战争第一个阶段的时候,除了美国侵略者派飞机轰炸我国沿海地区,国民党也并未放弃自己的野心,同样派遣飞机进犯我国沿海地区。沿海地区都组建了高炮部队,旨在保护沿海地区的安全。我当时隶属于广州军区,担任卫生队班长。1966年部队接到中央军委要求参加抗美援越的命令,于1967年跟随部队正式进入越南参与作战。”

 

我:“外公当时的工作主要是什么?”

 

甘富荣:“身为护士长,管理手下的护士,需要给病人和伤员进行简单的救治,例如消毒,固定,药物注射等。”

 

我:“当时的工作是不是非常地辛苦?”

 

甘富荣:“相比于奋战在一线的战士来说,我们身为后方的工作者,也并不是非常的辛苦。在前线作战的战士有一万多人,而分工都非常地明确,有师长,营长,团长,班长等。每一个连队又分配了自己的卫生员,跟随战士们在前线工作,负责及时给伤员进行简单的止血和处理,如果受伤严重则需要送到后方医院,即我们工作的地方。同样,我们的工作也是分工细致,各司其职,医生负责开药,护士负责病人的照孤等,大家都认真负责地完成着工作,不觉得有什么辛苦可说。”

 

我:“相比于在国内的医务工作,在野战医院的工作量肯定会更大吧?”

 

甘富荣:“也不会太大,其实也相当于正常地上班,如果前线开始作战,伤员增加工作量就会加大。如果是平时的情况,那就是正常地接待病患,没有工作的时候就休息。”

 

我:“那当时越南本地人会不会过来寻求帮助呢?”

 

甘富荣:“这是当然的,当时中越算是盟友的关系,如果越南人生病了或者受伤了来找到我们,我们是要给他们做医治的。”

 

我:“当时的工作环境又是怎么样的呢,是不是条件比较恶劣?”

 

甘富荣:“当时我们所工作的地方,被称为野战医院。前线战士如果受伤无法作战,会被汽车运输到我们这,接受进一步的救治。野战医院只能动一些小手术,如果伤势仍然过重,比如说手臂断裂,某些部位感染严重等情况,需要动大手术,我们也只能先做力所能及的处理,再由相应的汽车将伤员运输回到国内的大医院进行救治。别看我们虽然只是一个临时的医院,但是麻雀虽小,五脏俱全。也会分成一个个部门,医生,男护士,女护士,负责保卫医院安全的医生,联络员…….当时物资补充得都比较及时,不像抗日战争那个年代了,条件已经好很多了。

 

我:“刚才留意到您说,野战医院是个临时的医院。这是为什么呢,建起一座医院的成本应该也不小吧,难道说放弃就放弃吗?”

 

甘富荣:“哈哈!你可太天真了。当时怎么可能真的建楼作为医院呢,当时的野战医院和现在的医院并不一样。当时我们的野战医院,其实就是一个大山洞。越南有很多巨大的山洞,床都是铁丝床,拉起布分开个各个工作的区域。有通信兵负责拉电线,保证电力的供应。为什么说是临时的呢?因为我们是为前线部队服务的,部队进行转移,我们也要及时进行转移。”

 

我:“这就可以看出选择山洞作为野战医院的好处了呢,不仅有很好的隐蔽性,而且跟随部队转移的时候方便,将医疗物资用汽车装运,不会造成浪费。”

 

甘富荣:“是的。”

 

甘富荣:“其实无论是转移,还是当初从中国入越的时候,基本都是在晚上,因为白天容易被敌机发现,这是很危险的。而在晚上安全性就大大地提高了。跟随部队行军,迅速找到适合的山洞,进行布置,天亮了,基本的布置也就完成了,野战医院就开始正式工作。”

 

我:“真的太了不起了,在当时那个环境下,要完成这样的工作量,要寻找山洞,完成布置,需要许许多多的人的团结一新,共同努力,才能建成这样功能比较齐全的野战医院。”

 

我:“那当时抗美援越具体是怎么作战的呢,还是类似解放战争那样,拼步兵的人数,打游击战吗?”

 

甘富荣:“早已经不是那样了,当时美国都是派飞机进行空对地轰炸,轰炸一些重要的城市,比如说河内。我们就派高射炮部队,在前线对敌机进行有力打击。将敌机击落后,敌人跳伞就会被我们抓获。当时有很多的汽车,持续工作,将伤员运送到后方,将物资和战士输送到前线。”

 

:“当时我国有没有派战机支援越南呢?”

 

甘富荣:“有,但是其实这并不多,当时中国和美国的军事实力差距仍然是比较大的,所以我们的战机和美国的战机不是一个水平的,所以派遣飞机过去反而是不明智的。”

 

我:“那您获得过什么荣誉吗?”

 

甘富荣:“我因为在抗美援越中不怕苦不怕累,被评为‘五好战士’,在野战医院工作期间曾荣获集体三等功。”

 

我:“除了这段抗战的岁月,您服兵役十年,有没有一些特别难忘的回忆呢?”

 

甘富荣:“没有,当时就是日复一日的工作,就像现在的医务工作者一样。”

 

我:“您当时多少岁就参军了呢,退伍后是不是也去寻找了医院的工作呢?”

 

甘富荣:“我当时才十几岁就参军了。当时并不像现在这样,是‘从哪里来,回到哪里去’,我自然也是回到了农村,当一名农民,进行耕种。”

 

我:“外公现在身体还能这么健康肯定也得益于那段军旅生活。”

 

甘富荣:“是啊!”

 

我:“那跟随部队,达到过全国这么多的地方,甚至还到过越南,是不是还是充满乐趣的?”

 

甘富荣:“并不是这样的,我们当时无论到达哪一个地方,都要严格服从管理,不允许单独行动。但是我们的伙食水平却相当的不错,每一天都有荤有素,吃饱了才有力气训练,有力气工作。除了这个之外,最大的娱乐项目便是看电影了,当时有专门的反映队,让我们能够看到电影。即便我们已经到了越南,开始了抗美援越,当时也还是能够看到电影。敌机出现的时候,拉响警报,我们又能立刻恢复到战备状态。”

 

我:“非常感谢您,这次谈话让我有了很深的感触!”

 

甘富荣:“没事没事,我没能帮上太多的忙,也不能跟你分享战场上的惨烈和具体的情景,毕竟我只是一个默默工作在后方的医务工作者。”

 

我:“完全没有这回事,能够获得胜利离不开每一种战士的努力,缺少了哪一个环节都不行。您作为一名医疗工作者,配合所有野战医院医疗工作者的共同努力,才给予了前线的战士医疗的保障。向你们致敬!”

 

谈话结束

五、心得体会和总结:


这一场访谈和我想象中的有所出入,我原本以为外公是一名冲锋在前线,英勇地和美军战斗的战士。而实际上,外公也的确是一名令人肃然起敬的战士,他虽然只是一名在后方工作的医疗兵,但是他却在自己的岗位散发着光和热。每一个环节都不能掉队,所以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。

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去年爆发的新冠疫情,虽然现在疫情还没有彻底的过去,但是在医务工作者,社区工作人员,政府工作人员,这些大大小小的每一份力量汇聚起来,才有了令世界惊叹的中国抗疫奇迹。

有人在灯光前努力,同样有人在背后默默地付出,并不是因为他们微不足道,而是他们绽放的光芒尚未被世人发现。这一次红色研学活动,不正是希望我们去发掘这些红色故事,红色精神吗,我们可能总会将视线放得太远,以被人们传唱,被人们歌颂的战士作为判断的基准,而忽略了,同样还有着许多并不是那么的耀眼,平凡的战士们奋斗在自己的岗位上,可能是运输,可能是医疗,也可能是炊事…….我们无法了解他们每一个人的姓名,无法仔细倾听他们的每一个故事,但是我们却应该去发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,传承他们的红色基因,发扬他们的红色精神,鼓舞自己不断奋进,不断向前。

另外一个令我印象深刻的点便是,在和外公的谈话中,我得知,当时部队的生活水平已经很不错了,还有着比较丰富的精神娱乐活动——如电影。这和我预想的也并不一样,我原以为当时的条件会非常的恶劣,而物质水平也不能得到保障。因为无论是从历史书,或者是纪录片中,我们都能一窥抗日战争,解放战争,乃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,部队的战士们都得不到很好的医疗保障,也没有温饱的保证。过草地爬雪山,二万五千里的长征,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短缺的物资,在这种条件下红军战士仍然英勇奋斗,不畏强暴,抗击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,更衬托出了他们顽强的毅力,可歌可泣的精神。在抗美援越时期,虽然我们仍然远远落后于美国,但是在党的领导下,人民的建设下,已经可以保证战士们能够吃饱饭,吃好饭。这在另一个方面反映了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,利用中国化的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建设,举国上下同心协力,一代又一代的人的不懈努力,才有了我们今天这般平和,幸福的生活。

身为一名共青团员,我需要时刻跟随团组织的领导,顺应组织的号召,学习先进的思想,学习先进的精神,不断地武装自己,不断增强自己为人民奉献,为社会做贡献的能力!